一、关于秦腔

林鹤宜《晚明戏曲剧种及声腔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94年,第10—56页。(《中国戏曲剧种研究》引用内容):

今人林鹤宜根据1981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1987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剧种手册》这三部工具书为基础材料,参酌各相关的学术专论,分“华北”、“华中”与“华南”三个地区秦腔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勾稽出明末即已存在的剧种。华北地区包括今日之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与陕西省,其剧种有“京腔”、“横岐调/上四调”、“大弦子戏”、“河南梆子”、“罗戏”、“卷戏”、“太平调”、“越调”、“怀调”、“怀庆梆子”、“柳子戏”、“大弦戏”、“八仙戏”、“蓝关戏”、“蒲州梆子”、“万荣清戏”、“铙鼓杂戏”、“耍孩儿戏”、“同州梆子”、“西府秦腔”、“西安乱弹”、“汉调桄桄”、“合阳跳戏”、“端公戏”等。华中地区包括今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其剧种有“昆曲”、“余姚腔”、“海盐腔”、“义乌腔”、“西吴高腔”、“松阳高腔”、“瑞安高腔”、“侯阳高腔”、“西安高腔”、“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永康醒感戏”、“金华昆腔戏”、“温州昆曲”、“金华戏”、“绍剧”、“瓯江乱弹”、“黄岩乱弹”、“诸暨乱弹”、“青阳腔”、“徽州腔”、“太平腔”、“四平腔”、“岳西高腔”、“贵池傩戏”、“目连戏”、“夫子戏”、“徽腔”、“弋阳腔”、“乐平腔”、“宜黄腔”、“抚河戏”、“袁河戏”、“盱河戏”、“宁河戏”、“九江青阳腔”、“赣南采茶戏”、“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湖北高腔”等。华南地区包括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贵州省与西藏。其剧种有“莆仙戏”、“梨园戏”、“竹马戏”、“词明戏”、“大腔戏”、“三角戏”、“儒林戏”、“潮州戏”、“正音戏”、“白字戏”、“海南戏”、“白剧”、“安顺地戏”、“藏戏”等。

二、关于京剧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中关于京剧形成与发展的相关描述原文:

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种,京剧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之中,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思想,在每个京剧剧目里都能寻找到,它们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戏曲艺术的代表,它融合了徽调、汉调、昆腔、秦腔、京腔等诸多剧种的声腔音乐,在表演上呈现出虚拟性、韵律化、程式化、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出“载歌载舞”的独特品格,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全国二百多个剧种里,京剧是目前流传范围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大剧种,……

京剧,形成于北京,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此名称的确定并不早,清光绪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申报》第二版刊登《图绘伶伦》一文秦腔是哪个省的地方戏,首次使用“京剧”一词。在1949年之前,人们喜欢用皮簧、二簧、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词来称谓京剧,如清道光末年杨静亭《竹枝词》“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就称它为“黄腔”。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界才统一使用“京剧”一名。

京剧虽然形成于北京,但不是北京当地土生土长的剧种秦腔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它以流播到京城的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汲取当时流行于京城诸腔的艺术成分,逐渐衍变而成。可以说,如果没有徽调、汉调、梆子腔、柳子等外地声腔剧种流入北京,就没有京剧的诞生。即使后来形成某一个剧种,那也一定不是现在所见到的京剧。清乾隆年间北京剧坛的花雅之争、诸腔杂奏,为京剧这个新剧种的问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鄙人不才,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看到的东西,君子和而不同,欢迎您的评价。

说这件事的起因在【南戏游园VS北戏游园-哔哩哔哩】 视频下的评论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